心情随笔:再说“码字”那点事儿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 |
003010阅读感受
推荐学位:
相关建议
心情随笔:我们来谈谈“码字”
大家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?散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,是议论文的变体,具有议论性和抒情性两个特点。为了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些文章,以下文章是边肖精心整理的:让我们来谈谈“码字”。欢迎阅读收藏。
我从小就是一个安静的人。参加工作后,我变了。虽然在陌生人面前还是不太自在,但在熟人面前就成了地道的健谈者。即便如此,在老家人的印象中,还是那种不敢主动和别人打招呼的“大葫芦种”。那些年的不可言传也有它的好处:3360,就是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。写日记,写散文。我上高中的时候,很生厨房厨子的气,就写了一篇讽刺《明朝那些事儿》。刘焕军老师居然把它当成范文看了,引起了我写作的极大兴趣。后来我练习写小论文,偷偷投稿,希望有一天能在报纸上发表一些豆腐块,但都是满怀希望的发出去,然后漫长的等待让我失望,但写作的梦想并没有泯灭。后来我在高四复读的时候,写了一篇文章《习惯》,叶金楼老师拍的,用蜡纸刻的,发给全班。当时真的是受宠若惊。是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,表达了我因为高考失利而对父亲的辛苦感到羞愧的心情。几年前也看到过有这篇文章的散文书,现在又找不到了。我爸没看过我高中写的这个练习。
工作和上学不一样了,不再那么简单。各种烦恼,工作上的,家里的,都让我失去了写几句的心情和欲望。我提笔越久,就越不想拿起它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手机已经进入普通人的生活。春节期间,拜年信息泛滥,但大多是群发的、现成的。我不敢恭维这些千篇一律的留言,就写了一些接地气的原创留言发给同事同学,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认可。从此,每年写一封新年贺词,最多在中秋节或者教师节再加一封,成了我原本生活的开始。
儿子上大学后,我也用上了4G手机,有了微信联系,下乡支教,减少了等孩子上学的忙乱和当班主任的烦恼。我的心安静了许多,然后我继续写作,记录我的心路历程。一开始写下来,偶尔发到朋友圈,然后申请了微信官方账号,名字叫“京森原创”。我每周都发一篇自己的原创文章,引来了很多朋友的围观,甚至有很多人点赞,进一步鼓励了我的勇气。我的学生董鼓励我向《忏悔》捐款。我试着给纸质杂志和微信官方账号编辑投稿了几篇,都没有消息。就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,一封邮件让我眼前一亮。是《诸城文学》微信官方账号曲歌老师3360的回复。“对不起,刘老师,过年这段时间我一直很忙,一直没能打开我的邮箱,微信官方账号。然后我又去上班了,做了各种安排.今天在你的邮箱里看到这么多春节稿件,我很惭愧.用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情感赞美一个有思想的人。我会尽快更新第一期,把你的大作放上去!”不久后,我的《诸城文学》如期上线,点击量达到微信官方账号最高,重新点燃了我写作的希望。后来,我的同事于海波先生把我拉进了诸城市作家协会小组,在那里我领略了许多文学前辈的风采,也开阔了我的眼界。我敢于尝试给很多平台投稿,很多文章发表在《浓浓的年味浓浓的情》,《作家地带》,《一线作家》,《第五季微刊》,《重头戏》,《楼兰居》,《齐鲁文学》,《茗酒荟》,《最爱乡情》,《婺江文学》,《中国食品报》等微刊上。暑假期间写了很多关于家庭美食的文章,无意中被0103010执行主编刘玉波先生看了。他看中了我的安逸和满满的回忆,决定在美食报的“传统美食”专栏里陆续发表。对我来说,刘老师的好无疑是对我的好,是没有回报的。我只有写出更美的文章,才能对得起以刘先生为代表的贵人。
我的文章真的充满了回忆,回忆童年,回忆少年,回忆旧事,回忆旧趣事,回忆旧习俗,回忆旧规章制度,回忆思念家乡和家人。很多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喜欢,因为有共鸣。他们会在文末留言表达读后感,甚至会主动点赞打赏,或者转发分享给更多人。在这里,我就不一一写出他们的名字了。我把他们的好默默的记在心里,作为自己创作的不竭动力和源泉。
在以后的日子里,我愿以一颗赤诚的心,小心翼翼地将文字的芬芳,珍藏在你的面前,让我们一起追忆童年,追忆故乡,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,浸润心灵,保持宁静。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 |
相关文章
- 2022-07-10 幼儿园教育随笔的范本
- 2022-07-10 生活随笔精选
- 2022-07-10 人生随笔精选
- 2022-07-10 心情散文随笔
- 2022-07-10 关于军训的随笔作文
- 2022-07-10 人生励志文章随笔
- 2022-07-10 600字随笔写景抒情散文
- 2022-07-10 中秋随笔精选
- 2022-07-10 伤感心情随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