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大全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随笔

随笔

班主任工作精选随笔

2024-09-24随笔
“班主任工作选择随笔班主任是对一个班学生的思想、学习、健康和生活全面负责的老师。下面是边肖给大家带来的...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

班主任工作选择随笔

班主任是对一个班学生的思想、学习、健康和生活全面负责的老师。下面是边肖给大家带来的一篇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文选。欢迎阅读。

有人说:过去太短,短到只剩下两个字。我当班主任十六年了,我当班主任十六年了。刚参加工作,热情高涨。为了班主任的工作,我全力以赴,但是我觉得我很努力,但是收获不大。现在想来,留下的东西也不多了。唯一让我印象最深的是,“法海”的恶名一直伴随着我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博士赵玉平说,“屠刀使人回头,文化使人低头;暴力能控制一时,文化能控制一世”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。班主任的工作也是一项管理工作,企业管理的一些思路和方法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班级的管理中。“让基层有效益,让顶层有理想”的管理理念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学生。于是,我也开始全方位的思考和反思我的班级管理。直到最近两年,我对一个班主任的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:一个好的班主任除了热情,还要有方法。就是最近两年,感觉班主任越来越得心应手,越来越喜欢班主任这个工作。在班主任工作中,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:

一、用真情对学生,用爱做教育,别用爱的名义去做蠢事,不要怀着上帝般仁慈的心去做了魔鬼。

教师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?苏姆林斯基回答说:“爱孩子。”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,总书记对教师提出了几点希望,其中第一条就是希望教师真心关爱学生,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。作为一名教师,必须用真情对待学生,用爱教育学生,爱每一个学生。从师德的角度看,师爱是人类的大爱,凝结着教师最高尚的感情,是教师灵魂的精华。如何用真情实感和爱心教育学生?很多优秀的老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。比如司夏老师,她的童心和母爱教育,爱孩子,爱事业,爱得深沉;比如魏书生老师,用满满的爱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,用大爱探索出一条成功教育之路。比如钟杰老师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,把自己当成学生成长的阶梯.虽然很多优秀的老师都有个性化的方法或意义,但这一切都是基于他们对学生真诚的关怀。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,在无数个教书育人的日子里,我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爱每一个学生,用真情、真心、真心去教育和影响学生,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文明教学、法制教学是我们教师必须遵守的。许多血的教训应该唤醒我们每一个作为教师的人。在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,我时刻提醒自己:要积极管理,要文明教学,依法教学。与学生交往时要更有耐心和爱心;批评学生的时候,要把握好一个度,不能断弦。既要坚决管好班级,又要很好地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,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,不要给自己找麻烦,给领导添乱,也不要黑学校。不要以爱的名义做傻事,也不要以上帝的仁慈之心做魔鬼。这是我最近经历的最深刻的一点。

二、对班级教学中的任何事情都要赋于一定的教育意义。

作为班主任,管的人多,管的事也多。虽然没有什么大问题,但是一切都很好,一切都关系到班级的形象和发展。学生迟到、逃课、早退等不守时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。我也曾经对学生的不守纪律感到困惑,比如上课交头接耳,不认真听讲,睡觉等等。学生做什么都不认真的问题,我也一直很苦恼,比如打扫卫生,整理床铺。这也耗费了我大量的精力。越是强迫学生去做,效果越差。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从强迫学生去做变成心甘情愿去做,并且做好?我的解决方法是挖掘班级管理中一切的教育意义。每次上课都让学生知道,上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成长,学习做人的过程。高考是学做人过程中的一个战利品,学做人之后是理所当然的事。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包括很多品质,守时、守纪律、工作是个人品质的一个方面。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,现在对以后的工作生活影响很大。例如,我让他知道迟到是不守时的表现,进一步说,这是不诚实的表现。在现在这个诚信是金的社会,诚信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,我会用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说明,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不守时会对以后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。比如拖地,打扫卫生等琐事,也是一个人必备的能力,是一个人素质的一部分。如果你在学校能把这些能力做好,参加工作后,可能会因为你在办公室打扫得好而得到领导的赏识,从而有更好的发展。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。只要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,像这样的小事就不再困难。

三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做事态度。

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做事,往往会影响做事的结果,因为“态度决定一切!”为了让班上的学生对事物有积极的态度,我用一个15世纪的宗教改革家讲的我年轻时的小故事来说明对事物的积极态度:他说有一天,他在烈日下路过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,大家都在挥汗如雨地搬砖。他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。他去的时候问了第一个人。他说你在做什么。那个人很没好气地回答他,说你看不见。搬砖没下功夫。他想了想还是不知道为什么,就问了第二个人。他说你在做什么。这个人的态度比第一个人淡定多了,先把手里的砖头给了。

齐,看了看跟他说,我砌这堵墙;后来他又去问了第三个人,他说你在干什么呢,那个人脸上一直有一种祥和的光彩,他把手里的砖放下,擦了一把汗,很骄傲的跟这个人说,他说你在问我吗,我在盖一座教堂啊。

  其实,这三个人手中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,但是他们给出来的解读是三个层次。我们的学生其实也可分为三个层次:第一个层次的同学把认真打扫卫生、按时作息、守时、守信等看作是一种惩罚;所以做这些事情时不认真,敷衍了事,结果事情没做好,自己也没有学到什么。第二层次的同学把认真打扫卫生、按时作息、守时、守信等看作是学生的本分,只是做,但是没有更高的追求。而第三个层次的同学,把认真打扫卫生、按时作息、守时、守信等看作是自己必须学习的功课,通过认真打扫卫生、按时作息、守时、守信等才不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。最终才能成为合格的、有用的社会公民。这样,其实同学们也分为三类:搬砖的、砌墙的、盖教堂的。我常问同学们:你是哪一类呢?你是搬砖的吗?你是砌墙的吗?你是盖教堂的吗?搬砖的、砌墙的、盖教堂的这是我们班学生评价自己行为的尺子。

  四、定框子、立标杆,帮助学生自觉规避不良行为。

  为了让学生知道那些行为是积极的,哪些行为是消极的,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主动去远离和避免的。我在班级管理中,注意定框子、立标杆,让学生明确是非,自觉规避不良行为,不断提升个人的素质。例如为了改变一些同学与人相处的不好的性格和脾气,我就给同学们定了以下一个框子:有个别同学,他就象那墙角的皮球憋着气,野地的马蜂带着刺,刚出锅的麻花拧着劲。对任何人不是憋着气,就是带刺,再就是拧劲。最后自己也游离于集体之外,最终也会游离于社会之外,自己也不会有学习和事业也不会什么大的成功。这样我在班里明确提出消除“憋气的”、“带刺的”、“拧劲的”。当一些表现出不良情绪时,我就问他:你是“憋气的”还是“带刺的”,还是“拧劲的”。这样学生立刻就有改变。

  五、做一个学习型的老师,不断学习、不断积累,用中国文化中现有的宝贵资源来教育学生。

  作为一名高中老师、高中班主任,时常会为怎样教育学生而大动脑筋,学生做了错事时,对他们大发雷霆,劝他们好好学习时又苦口婆心,语重心长,可是收到的效果却又不是很大。一周一次的班会往往成了说教课,不准这样,不准那样,老师在讲台上说的口干舌燥,学生们听得昏昏欲睡,一下课早把老师讲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。在日常的读书、看电视时,从中看到一个个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小故事,我深受启发,我就忍不住做了笔记记录下来。在新学期开始,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,我就把自己对班级管理要求和自己的教育理念融入这些小故事,用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和理念,没想到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,教育效果很好。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。我何不通过自己所知道的小故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?以后,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,我用故事来给他们讲道理,没有说教,没有强制,同学们却有了许多的改变。看来名著中有精华,小故事中蕴藏着大智慧啊!

  开学之初,为让同学们知道正确的思想观念对一个人的重要性,展现我自己的“有才有德是极品,有德无才是残品,无才无德是废品,有才无德是危险品。”教育理念。我就利用了每一个人从小就读过的《西游记》,每一个同学都无比热爱的孙悟空。用悟空的.成长过程来说明这个问题:孙悟空有两个师傅,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。第二个师傅呢,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唐三藏。这两个师傅各自对孙悟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。菩提祖师教了孙悟空七十二变,教了孙悟空筋斗云,教了孙悟空拔根汗毛就能变东西,让孙悟空从一只普通的猴子成长为神猴了,把他的潜力全开发出来了。他的能力,他和知识,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。但是大家想一个问题,菩提祖师改变了孙悟空的猴性了吗?没有!改造他的人格和价值观了吗?也没有!所以菩提祖师属于技能导师。唐三藏是孙悟空的第二个师傅,唐三藏没有教孙悟空任何的法术,但是唐三藏告诉孙悟空应该怎样使用法术。他给孙悟空的行为风格,灌注了很多框架、很多价值观,他影响到了孙悟空的人格成长,所以唐三藏成为孙悟空的人格导师。唐三藏和菩提祖师哪个更重要一点呢?我想人格导师更重要一点。假如没有人格导师,这个猴子的水平越高,他对社会秩序破坏力就越大。有了这个人格导师呢,那么他的所有的能力就会我们大家做贡献。菩提祖师训练了孙悟空的技能,但是孙悟空并没有干好事。因此,他出徒毕业之前,菩提祖师就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:到谁那儿也不能说你是我的徒弟,胆敢说出我的名字,就取消你所有的本事。一个知识技能水平很高,本事很大,但是人格不完整的人,一定会会违法犯罪的,所以菩提祖师是有这个担忧的。结果这个担忧成现实了。孙悟空上天庭了,你看这只猴子瞪大了眼睛,瞅着天庭上的一切东西他都特别羡慕。孙悟空决定要当官,要幸福。孙悟空认为人生的幸福就是当一个大领导,要当齐天大圣,那人家不给他当怎么办?孙悟空认为奋斗就是战斗,所以这只小猴子就想:你敢不让当官,拿着棒子就打。也就是我们妇孺皆知“孙悟空大闹天宫”,闹来闹去,最终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囚禁在了五行山下,并且还是个无期,如果不是五百年后的唐三藏要取经,孙悟空也许永无出头之日。同学们你们想做什么样的人呢?

  针对学生不认真打扫卫生、不按时作息、不守时、不守信等现象,我首先把这些事情都赋于了一定的教育意义。我说认真打扫卫生、按时作息、守时、守信等都是构成一个人自身素质的一个方面,对今后人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。同时又用《盖教堂》这个故事来启发和引导同学们形成一种正确的观念。

  班里的一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同学,他们经常抱怨自己没有足够聪明的头脑,自己无论如何学也不可能改变现状了,我就用曾国潘的小时求的故事来启发他们: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,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。有一天在家读书,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,还在朗读,因为,他还没有背下来。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,潜伏在他的屋檐下,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。可是等啊等,就是不见他睡觉,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。贼人大怒,跳出来说,这种水平读什么书?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,扬长而去!

  讲完后,我说:贼人是很聪明,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,但是他只能成为贼,而曾先生却成为毛主席都钦佩的人。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,上帝给予了天分,但只有勤奋才能将天分变为天才。

  我发现班里有的学生只关心自己,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不主动帮助别人,并且有些同桌在学习上也不相互帮助,怎么办呢?我又给同学们讲了《天堂里的勺子》,让同学们知道帮助别人自己也会有所收获:有一个使者考察天堂和地狱。他下到地狱的时候发现,被罚到这里的人,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,都像饿死鬼一样,每天非常痛苦。地狱里不给他们吃的吗?不,有吃的,问题是他们手里的勺子太难用了。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一米长的勺子,尽管勺子里装满了食物,但怎么也放不到自己的嘴里。所以,地狱里的人越想吃到东西,内心就越受煎熬,所以形容槁枯,面黄肌瘦。

  这个使者又到了天堂。他看到天堂里每一个人都是红光满面,精神焕发。他觉得天堂的日子太好了。但是他看到一个现象,大吃一惊。天堂里的人吃食物跟地狱没有差别,每个人手中拿的也是一米长的长把勺子。

  为什么天堂里的人能够那么和美欢畅呢?只有一个奥秘,天堂里的人用长把勺子互相喂别人食物,而地狱里的人是用长把勺子往自己的嘴里送,所以永远挨饿。我们同学今后会怎么做呢?

  有些同学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,我会给他们讲《年轻船长》的故事,让他们知道:我们往往不是被我们所遇到的困难所击败,而是被在遇到困难时所产生的惊慌与怯弱所击败。有些同学学习热情有余而毅力不足,我就给他们准备了苏格拉底让学生甩手的故事。让他们明白有毅力和持之以恒,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!

  陶行知说:“强迫不如说服,命令不如志愿,被动不如自动。”其实,班级管理中还有很多的事情通过几个小故事就能解决,比如有的同学做事丢三落四,有的同学喜欢攀比,……我想在今后做有心人,在阅读提高看书的同时,注意收集能利用到班级管理和激励学生的故事,用故事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,学会做事,学会思考,学会生活,这样做所收到的效果比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。

  最后,我再用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博士的话来结束全文。“好的管理能让能魔鬼做天使的事情,坏的管理能让天使做魔鬼的事情。”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